b.拆卸前应有专人对灭火器进行编号、登记、填写收货单,写明维修单位、规格型号、维修数量等。
基本误差校准:校准不少于五个等分点,远离档置,使输入信号(距离)缓慢的停在各个等分点上,(不允许超出等分点值在返回),读取标准电流表的数值。然后减小输入信号,用同样的方法对仪表进行反向校准,若误差超过允许值,则调整零点和量程直到合格为止。
3.2.3回程误差校准:回程误差与示值基本基本误差一起进行,即正向反向标准时进行,即正向、反向标准时,同被校分度线上与标准信号示值之差,取其中最大值。如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重新调整直到合格为止。
a.质检员:培训计划每月培训一次,使质检员了解本厂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目标方针。
b.充气工:培训计划每15天培训一次,使其严格按照充气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保证充气精度。
d.对确认不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简体、器头和推车式灭火器的喷射软管组件逐个进行水压试验,台格后方可使用。
f.试验中,麻仔仔细细地观察简体和压力指针的情况,筒体如无泄漏、无宏观变形,压力指示无下降,即判定台格。
g.实验完毕后,排出筒水,合格筒体转清洗工序,相应操作人员做好各项记录。
a.除水基型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包括手提式和推车式)的筒体在做完水压试验后,都必须烘干。
b.清洗完毕的灭火器筒体,倒置放到烘干机的排风管上(推车式灭火器不用倒立)。
e.认真观察试验程序绿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100%.示值应在l.2—1.3之间.指示器指针应处在绿区。
f.认真观察试验程序黄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120%,示值应在l.44-1.5之间,指示器擗}应处在黄区
g.最后程序卸压过程中,观察压力指示器指针应平稳,匀速下降,下降过程中不得有跳动,停滞现象。
4.1对维修和再充装的灭火器逐具进行编号,并按编号记录维修和再充装信息,确保维修和再充装灭火器的可追溯性。
4.2维修记录的内容有了使用单位、制造商名称、出厂时间、型号规格、维修编号、检验项目及检验数据、配件更换情况、维修后总质量、钢瓶序列号、修东西的人、检验人员。
c.打开气源氨气瓶,将压力调整在1.8-2.0兆帕之间,再开启电源试验进入自动控制状况。
d.认真观察试验程序红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80%,且多数压力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是1.2兆帕,示值不应大于0.97兆帕,并处在红区位置。
f.充气时应观察是不是有噪音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充气工作完毕后断电,关闭氮气瓶开关。
c.拆卸灭火器时,应采用安全方法,确定安全保护措施,并应在确认内部无压力时方可进行。
d.拆卸时,首先观看压力表显示有无压力,有压力的先用扳手橙动压力表,听到出气时,停止松动,让压力缓慢释放。
e.压力表显示无压力时,更应注意安全,应先松动压力表,若无放气声,拧下压力表,再拆下喷粉胶管,缓慢拧下器头,以免发生危险。
4.4贮气瓶维修后有独立的维修标识,标明贮气瓶的总重量和驱动气体充装量,同时还有维修公司名称和充气的年、月。
4.5建立了供方档案,每年对关键元器件、灭火剂、外购外协件的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
f.拆下器头后,倒出筒内废旧药剂,清理筒体自氧化皮等杂物.为筒体水压试验作准备。
e.试验时,先升压至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然后卸压,反复数次.以排除水中气体,然后缓慢均匀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在此压力下保持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e.烘干时,当烘干自动送风后,加热室温度20度,出风口温度110度,应注意烫伤。
g.如只烘干手提式灭火器,不烘干推车式灭火器,应关闭机器侧面阀门,以免浪费。
e.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理洗涤,干粉、二氧化碳及洁净气体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g.按灭火器相应标准和铭牌的规定进行灭火剂及驱动气体再充装,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b.拆卸前应有专人对灭火器进行编号、登记、填写收货单,写明维修单位、规格型号、维修数量等。
基本误差校准:校准不少于五个等分点,远离档置,使输入信号(距离)缓慢的停在各个等分点上,(不允许超出等分点值在返回),读取标准电流表的数值。然后减小输入信号,用同样的方法对仪表进行反向校准,若误差超过允许值,则调整零点和量程直到合格为止。
3.2.3回程误差校准:回程误差与示值基本基本误差一起进行,即正向反向标准时进行,即正向、反向标准时,同被校分度线上与标准信号示值之差,取其中最大值。如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重新调整直到合格为止。
a.质检员:培训计划每月培训一次,使质检员了解本厂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目标方针。
b.充气工:培训计划每15天培训一次,使其严格按照充气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保证充气精度。
d.对确认不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简体、器头和推车式灭火器的喷射软管组件逐个进行水压试验,台格后方可使用。
f.试验中,麻仔仔细细地观察简体和压力指针的情况,筒体如无泄漏、无宏观变形,压力指示无下降,即判定台格。
g.实验完毕后,排出筒水,合格筒体转清洗工序,相应操作人员做好各项记录。
a.除水基型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包括手提式和推车式)的筒体在做完水压试验后,都必须烘干。
b.清洗完毕的灭火器筒体,倒置放到烘干机的排风管上(推车式灭火器不用倒立)。
e.认真观察试验程序绿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100%.示值应在l.2—1.3之间.指示器指针应处在绿区。
f.认真观察试验程序黄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120%,示值应在l.44-1.5之间,指示器擗}应处在黄区
g.最后程序卸压过程中,观察压力指示器指针应平稳,匀速下降,下降过程中不得有跳动,停滞现象。
4.1对维修和再充装的灭火器逐具进行编号,并按编号记录维修和再充装信息,确保维修和再充装灭火器的可追溯性。
4.2维修记录的内容有了使用单位、制造商名称、出厂时间、型号规格、维修编号、检验项目及检验数据、配件更换情况、维修后总质量、钢瓶序列号、修东西的人、检验人员。
c.打开气源氨气瓶,将压力调整在1.8-2.0兆帕之间,再开启电源试验进入自动控制状况。
d.认真观察试验程序红区时,示值应是灭火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80%,且多数压力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是1.2兆帕,示值不应大于0.97兆帕,并处在红区位置。
f.充气时应观察是不是有噪音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充气工作完毕后断电,关闭氮气瓶开关。
c.拆卸灭火器时,应采用安全方法,确定安全保护措施,并应在确认内部无压力时方可进行。
d.拆卸时,首先观看压力表显示有无压力,有压力的先用扳手橙动压力表,听到出气时,停止松动,让压力缓慢释放。
e.压力表显示无压力时,更应注意安全,应先松动压力表,若无放气声,拧下压力表,再拆下喷粉胶管,缓慢拧下器头,以免发生危险。
4.4贮气瓶维修后有独立的维修标识,标明贮气瓶的总重量和驱动气体充装量,同时还有维修公司名称和充气的年、月。
4.5建立了供方档案,每年对关键元器件、灭火剂、外购外协件的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
f.拆下器头后,倒出筒内废旧药剂,清理筒体自氧化皮等杂物.为筒体水压试验作准备。
e.试验时,先升压至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然后卸压,反复数次.以排除水中气体,然后缓慢均匀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在此压力下保持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e.烘干时,当烘干自动送风后,加热室温度20度,出风口温度110度,应注意烫伤。
g.如只烘干手提式灭火器,不烘干推车式灭火器,应关闭机器侧面阀门,以免浪费。
e.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理洗涤,干粉、二氧化碳及洁净气体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g.按灭火器相应标准和铭牌的规定进行灭火剂及驱动气体再充装,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