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eastkingtec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eastkingtec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eastkingtec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eastkingtec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_产品中心_BB贝博平台登录入口app
产品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4-01 作者: 产品中心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全称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自2009年开馆以来, 纪念馆领导从始至终坚持“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消防安全理念,全面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规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多次被省州两级消防机构评为“消防安全示范单位”。

  原子城纪念馆总建筑面积达9615平方米,建筑群最高为16米,一层由序厅、多功能厅、原子知识厅和5个其他展厅共同组成,二层则划分为办公区和临时展厅,整个展馆的展品都珍惜异常,具有无法估量的纪念价值。

  因此,为了全面综合维护展品,确保参观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馆制定了一系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从始至终坚持消防安全知识上岗前培训制度,对将消防安全纳入新招录的保安、谅解等人员培训考核内容,确保人人懂消防;二是定期开展灭火和疏散演练,逐渐完备《灭火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增强火灾抵御能力;三是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纪念馆每年制定消防工作年度工作规划,落实消防经费,每个展厅指定人员不间断开展巡查,每周由办公室主任带队对消防设施器材、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进行一次全方面检查,切实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每月结合消防设施纪念馆维保工作,馆长亲自带队开展检查,确保隐患整治不走过场。四是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纪念馆每年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签订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协议,每月对自动消防设施来维护保养,确保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同时,落实消防控制室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并经培训合格上岗,保证自动消防设施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一直以来都是纪念馆工作的第一要务。为此,我馆制定了一系列的突发情况应对措施,并着重照顾了游客的使用便利。首先,当游客进入纪念馆进行参观时,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向他们普及纪念馆消防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并指明消防灭火器材放置地点,这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若发生火灾游客对环境不熟而造成延误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的情况。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让游客了解馆内平面设置、安全出口方位、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放置情况,纪念馆专门在序厅放置了人员疏散和灭火器材分布图,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在防控安全区域划分上,将纪念馆全区分为三大板块,共设11个安全出口。其中主展线个出口,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78个、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烟感探测器505个,还配置了消防广播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四位一体的防控安全系统;消防泵房内设有4台消防专用水泵,其中2台为消火栓泵,2台为淋泵,还设有260立方米消防水池。在消火栓系统供给上,则是在整个展厅内安装了39个消火栓,给每个消火栓箱内都安装有消防水枪和消防水带,室外消火栓5处,水泵结合器4个,若发生火灾,立即按下启动按钮,消防模块便能迅速将信号传输到消防泵房并启动消防专用水泵。这样高密度的消防网建设,确保了我馆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火情。

  同时,根据工作要求,每位员工上岗前都需接受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消防安全条例考核,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做展馆的义务消防员,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为了确认和保证五星红旗能在0分0秒准时升起,为了给祖国争取2秒钟时间,中方代表与英方斗智斗勇,进行了16轮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谈判。这是回归仪式背后,不为人知的一场“没有硝烟的纷争”!

  若无健全的监管制度,再完备的政策都会失去效力。原子城纪念馆深谙此道,为此全面贯彻消防监管条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一是通过匹配消防安全责任人,让消防安全责任人分批实现与消防各部人员的实时对接,分别与消防监控室人员签订消防监控室安全责任书,与各要害部门和每位工作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我馆做到了在完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指标、有举措、有检查、有考核。鼓励员工以年度消防工作目标总要求和年度工作规划要求自我,狠抓消防安全建设,持续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工作,严格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了员工消防安全责任心,最大限度保留消防防范意识建设的丰厚成果。

  三是我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关于强化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批示为指导,从始至终坚持牢抓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将其视为各项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并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四是针对纪念馆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具备人员密集不可控、易发火灾等特点,在各级消防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根据每次消防检查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在借鉴外地纪念馆消防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创设性地制定完善了《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10多项消防配套制度,进一步要求每位员工坚持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明晰岗位要求、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以完备的制度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执行力,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制度化。

  自2009年以来,我馆先后多次被评为青海省消防先进单位和海北州消防先进单位,纪念馆1名同志还被评为2011年度全州消防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纪念馆领导委派我馆2名工作人员参加了青海安邦消防职业培训,系统的学习了消防基本知识技能、消防安全检查知识技能、消防控制室监控知识技能、建筑消防设施操作及维护知识技能、初期火灾处置知识技能,并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

  2015年我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取得了省级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海北州消防公益人荣誉称号。

  原子城纪念馆一直践行着“消防知识到个人“的行为准则,积极组织加强员工建设,定期对员工做消防知识“一懂三会四个能力”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督促员工做安全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常识的学习,着力抓好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工作,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发挥职工职能,服务于消防建设。

  首先原子城纪念馆广泛开展以“科学消防、依法治患”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动员全馆力量,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来提升全馆共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馆消防形势持续稳定。

  其次原子城纪念馆还遵循着消防安全工作无小事的原则,不定期安排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组织第一灭火战斗力量和第二灭火战斗力量严格按照疏散组织程序、扑救火灾措施、应急处置程序等一系列的火灾防控预案条例开展演练,把消防宣传教育融入到疏散演练全过程,使岗位人员明确职责,认清任务。

  最后原子城纪念馆还坚持以各地优秀消防防范政策为经验,逐渐完备精进我馆的消防建设体系。譬如,我馆经常邀请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人员,为我馆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培训;另一方面,每年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4次,消防演练2次,培训合格率达100%,显著提升了岗位人员使用消防器材的能力和面对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原子城纪念馆在全面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优势的基础上,向各界昭示了我馆作为消防安全宣传前沿阵地的非消极作用。一是通过逐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二是通过严格组织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明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方法、要求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为消防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通过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活动,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使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得到提升,为打造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消防安全环境。

【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4-01 作者: 产品中心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全称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自2009年开馆以来, 纪念馆领导从始至终坚持“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消防安全理念,全面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规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多次被省州两级消防机构评为“消防安全示范单位”。

  原子城纪念馆总建筑面积达9615平方米,建筑群最高为16米,一层由序厅、多功能厅、原子知识厅和5个其他展厅共同组成,二层则划分为办公区和临时展厅,整个展馆的展品都珍惜异常,具有无法估量的纪念价值。

  因此,为了全面综合维护展品,确保参观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馆制定了一系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从始至终坚持消防安全知识上岗前培训制度,对将消防安全纳入新招录的保安、谅解等人员培训考核内容,确保人人懂消防;二是定期开展灭火和疏散演练,逐渐完备《灭火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增强火灾抵御能力;三是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纪念馆每年制定消防工作年度工作规划,落实消防经费,每个展厅指定人员不间断开展巡查,每周由办公室主任带队对消防设施器材、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进行一次全方面检查,切实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每月结合消防设施纪念馆维保工作,馆长亲自带队开展检查,确保隐患整治不走过场。四是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纪念馆每年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签订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协议,每月对自动消防设施来维护保养,确保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同时,落实消防控制室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并经培训合格上岗,保证自动消防设施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一直以来都是纪念馆工作的第一要务。为此,我馆制定了一系列的突发情况应对措施,并着重照顾了游客的使用便利。首先,当游客进入纪念馆进行参观时,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向他们普及纪念馆消防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并指明消防灭火器材放置地点,这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若发生火灾游客对环境不熟而造成延误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的情况。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让游客了解馆内平面设置、安全出口方位、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放置情况,纪念馆专门在序厅放置了人员疏散和灭火器材分布图,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在防控安全区域划分上,将纪念馆全区分为三大板块,共设11个安全出口。其中主展线个出口,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78个、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烟感探测器505个,还配置了消防广播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四位一体的防控安全系统;消防泵房内设有4台消防专用水泵,其中2台为消火栓泵,2台为淋泵,还设有260立方米消防水池。在消火栓系统供给上,则是在整个展厅内安装了39个消火栓,给每个消火栓箱内都安装有消防水枪和消防水带,室外消火栓5处,水泵结合器4个,若发生火灾,立即按下启动按钮,消防模块便能迅速将信号传输到消防泵房并启动消防专用水泵。这样高密度的消防网建设,确保了我馆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火情。

  同时,根据工作要求,每位员工上岗前都需接受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消防安全条例考核,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做展馆的义务消防员,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为了确认和保证五星红旗能在0分0秒准时升起,为了给祖国争取2秒钟时间,中方代表与英方斗智斗勇,进行了16轮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谈判。这是回归仪式背后,不为人知的一场“没有硝烟的纷争”!

  若无健全的监管制度,再完备的政策都会失去效力。原子城纪念馆深谙此道,为此全面贯彻消防监管条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一是通过匹配消防安全责任人,让消防安全责任人分批实现与消防各部人员的实时对接,分别与消防监控室人员签订消防监控室安全责任书,与各要害部门和每位工作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我馆做到了在完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指标、有举措、有检查、有考核。鼓励员工以年度消防工作目标总要求和年度工作规划要求自我,狠抓消防安全建设,持续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工作,严格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了员工消防安全责任心,最大限度保留消防防范意识建设的丰厚成果。

  三是我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关于强化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批示为指导,从始至终坚持牢抓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将其视为各项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并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四是针对纪念馆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具备人员密集不可控、易发火灾等特点,在各级消防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根据每次消防检查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在借鉴外地纪念馆消防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创设性地制定完善了《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10多项消防配套制度,进一步要求每位员工坚持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明晰岗位要求、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以完备的制度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执行力,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制度化。

  自2009年以来,我馆先后多次被评为青海省消防先进单位和海北州消防先进单位,纪念馆1名同志还被评为2011年度全州消防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纪念馆领导委派我馆2名工作人员参加了青海安邦消防职业培训,系统的学习了消防基本知识技能、消防安全检查知识技能、消防控制室监控知识技能、建筑消防设施操作及维护知识技能、初期火灾处置知识技能,并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

  2015年我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取得了省级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海北州消防公益人荣誉称号。

  原子城纪念馆一直践行着“消防知识到个人“的行为准则,积极组织加强员工建设,定期对员工做消防知识“一懂三会四个能力”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督促员工做安全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常识的学习,着力抓好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工作,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发挥职工职能,服务于消防建设。

  首先原子城纪念馆广泛开展以“科学消防、依法治患”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动员全馆力量,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来提升全馆共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馆消防形势持续稳定。

  其次原子城纪念馆还遵循着消防安全工作无小事的原则,不定期安排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组织第一灭火战斗力量和第二灭火战斗力量严格按照疏散组织程序、扑救火灾措施、应急处置程序等一系列的火灾防控预案条例开展演练,把消防宣传教育融入到疏散演练全过程,使岗位人员明确职责,认清任务。

  最后原子城纪念馆还坚持以各地优秀消防防范政策为经验,逐渐完备精进我馆的消防建设体系。譬如,我馆经常邀请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人员,为我馆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培训;另一方面,每年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4次,消防演练2次,培训合格率达100%,显著提升了岗位人员使用消防器材的能力和面对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原子城纪念馆在全面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优势的基础上,向各界昭示了我馆作为消防安全宣传前沿阵地的非消极作用。一是通过逐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二是通过严格组织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明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方法、要求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为消防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通过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活动,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使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得到提升,为打造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消防安全环境。